从师生面对面的深度对话,到集体备课室里的思维碰撞,再到智慧教学工具前的探索实践……2025年上半年,医院护理处临床护理学教研室精心筹备多项教学活动,通过搭建沟通桥梁、深化备课研讨、推进智慧教学赋能等举措,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,为新学年护理本科教学筑牢根基。
师生畅谈聚共识
“人工智能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能让我们的教学更懂学生的‘智慧助手’。”在2025-2026学年秋季学期2023级护理四年制本科师生见面会上,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孙溦主任的话语掷地有声。这场看似常规的见面会,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——它不仅是教学信息的传递站,更是教员与学员面对面沟通的平台。




会上,教学助理详细解读新学期教学任务及课程建设情况,重点演示了课程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学的具体应用内容。各课程教研室的教学主任、教学组长、教员,以及队干部、学员代表分别围绕临床课程学习方法、提高课程学习兴趣路径、跟进学科前沿等话题积极发言,师生间思想不断碰撞。经过2个小时的交流,原本陌生的师生逐渐形成默契,不仅凝聚了教学共识、明确了合作方向,更让“教学相长”的暖流在会场悄然涌动。
精研教案提质效
“这里的病例分析如果能结合最新临床指南,学生理解会更深刻。”“课程思政元素可以融入护理伦理的讨论,让知识传递更有温度。”集体备课室里,这样热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。为打磨出更贴合学生需求的精品课程,教员们将每一次备课都视作教学智慧的“炼金炉”。本学期,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多次开展教员试讲与集体备课活动,全力保障教学质量。

针对教员试讲,指导专家从教学内容、逻辑连贯性、方法创新性、课件规范性等多维度进行点评,精准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。让参与的教员们受益匪浅,纷纷表示将认真反思打磨,进一步提升授课质量。年轻教员回忆起自己试讲的场景:指导专家针对课件和教案逐页分析逻辑脉络,提醒“护理措施的讲解要像讲故事,既要讲清‘怎么做’,更要讲透‘为什么这么做’”。从课件字体大小到案例选取角度,专家们细致入微的建议,让他恍然大悟:“原来一堂好课,是无数细节的精心雕琢。”
在《成人护理学》的备课研讨中,大家打破学科壁垒,将内科、外科的医学知识与跨学科临床救治深度交叉融合,让课本上的文字转化为鲜活的临床场景,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应用。
础滨赋能促教学
当看到础滨课堂能实时互动并进行效果分析,直观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时,不少教员感叹:“原来用础滨教学也能这么‘聪明’!”在“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化教学”教员专项培训中,参训教员们跟着主讲人系统学习础滨课堂的功能应用,有教员提出“使用础滨生成教案会千篇一律吗”的疑问,技术专家当场答疑解惑,明确础滨仅是教学辅助工具,教员自有的教学风格具有独特性,并表示将根据教员反馈按需优化系统。参训教员们认真记录操作技巧,为加速智慧化教学进程筑牢基础。


“‘人工智能助力智慧化教学’专项培训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,通过系统化培训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升级。”教学管理中心本科办陈建高主任在培训会上强调。培训采用理论讲解结合实操指导的方式,帮助教员掌握础滨在教学资源整合、课堂互动设计、学习数据监测、智能作业批改等方面的应用技巧,为教学模式创新注入科技动力。

从面对面的真诚交流,到字斟句酌的教案打磨,再到科技赋能的教学探索,教员们用行动诠释着“立德树人”的初心。下一步,教研室将持续深化师生沟通机制,及时收集学生学习反馈,让教学更贴合学生成长需求;同时进一步拓展智慧教学应用场景,为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军事护理人才不懈努力。(撰写:周巧宁 审核:孙溦、陈建高)